(相關資料圖)
中國四大糧庫:東北平原、華北平原、長江中下游平原、珠江三角洲平原。中國地形西高東低,梯形分布氣候類型多樣。黃河與長江平行穿越中國領土面積,東北有無邊無際的東北平原,華北有廣闊的華北平原,沿長江有明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。許多平原保證了中國糧食生產(chǎn)的充足。
東北平原:位于中國東北部,小興安嶺與長白山之間,面積35萬公頃,是中國最大的平原。大部分海拔不到200米,道路寬闊開闊,包括三江平原、松遼平原、松遼邊界點、遼河平原、沿河沼澤。主要包括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三省。
華北平原:西起太行山,東至海濱,北至燕山,南至淮河。面積30萬公頃,由黃河、淮河、海河等河流的沉積物組成,又稱黃淮海平原。海拔100米以下,地形低平,土層厚,土壤豐富。主要包括河北、河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東(包括江蘇北部、安徽北部)。
長江中下游平原:從巫山向東至海濱,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。面積約16萬公頃。平原地形低于華北平原,海拔50米以下。有的地方海拔不到5米,河網(wǎng)縱橫,湖泊眾多,被稱為“水鄉(xiāng)澤國”。主要包括湖北、安徽、江蘇、上海、浙江北部。
珠江三角洲平原:位于廣東省中南部,面積約1.1萬平方公里,海拔約50米,河網(wǎng)縱橫,孤丘散布。
擴展閱讀中國地大物博,景色秀麗迷人。中國有四大糧倉,生物呈現(xiàn)多樣性,中國的萬里長城不僅是體現(xiàn)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的建筑藝術,更是中國國土上的一道美麗風景。
中國并不是沒有反擊的手段。例如,2008年中國的中儲糧就對四大糧倉發(fā)起了絕地反擊,從而保護了中國的糧食安全。此外,中國還可以通過加強國內(nèi)糧食生產(chǎn)和提高糧食的自給率,來減少對國際糧倉的依賴。
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。石光銀從1984年開始種樹,一種就是40年,讓25萬畝荒沙得到治理。昔日的毛烏素沙漠,已經(jīng)成為田野肥沃、良田遍布的塞上糧倉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華中晚報網(wǎng)版權所有 備案號: 京ICP備12018864號-26 聯(lián)系郵箱:2 913 236 @qq.com